公屋住房的历史
自1894年以来,新西兰在公共住房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政府指导的开发项目塑造了社区的面貌,改善了居住条件。
1905—1919年:早期公屋住房
1905年,时任总理Richard Seddon提出了《工人住房法案》,推动了供城市中心工人租住的第一批公屋的建造。他的目标是抗衡剥削成性的房东,提高居住标准。然而,只有少数工人能够负担高房租,该项目于1919年终止。
1920年代—1930年代:新的居住区以及早期的住房增长
一战后,对住房的需求激增。铁道部在Frankton、Hamilton等地建立了工厂,生产预先切割的房屋,然后运至Frankton和LowerHutt的Moera 等居住区搭建。然而,人们很快就发现私人公司的住房更便宜,于是该项目未能持续。
1920年代期间宽松的国家信贷政策容许工人借贷95%的房款,催生了城市居民区住房的繁荣。1930年代的大萧条极大地延缓的这一增长。
1935年,第一届工党政府扩大了公共住房的规模。
在总理Michael Joseph Savage的领导下,第一届工党政府着重于提供公有租赁住房,为受大萧条影响的人们提供稳定性。
截至1939年,超过5000套公屋住房落成,其建筑设计样式多达400个,以确保没有两座住宅是一样的,
1945—1960年代:二战后的住房增长
二战后,政府每年建造10,000栋公屋。规划了一个又一个包括商店、便利设施以及经过景观设计的公共空间在内的居民区。
从奥地利进口了500栋预先切割的房屋以应对材料短缺。政府还推出了一个组团建筑计划,补助根据政府设计建造房屋的开发商。这就导致了使用纤维岩等更便宜的材料制成的多单元建筑的出现,这些房屋缺乏隐私。
1950年代早期,国家党政府推出了鼓励公屋租户购买其租住房屋的政策,并且补助建造业以降低住房成本。这使奥克兰南部和惠灵顿北部的Porirua等地区出现了高密度公屋住房的开发。
1970年代—2000年代:政策转向以及市场改革
1974年,新西兰住房公司成立,推出了市区中心住房项目以及聚落式住房等新型的住房类型。
1990年代,国家党政府出售公屋住房,同时对领取福利人士按市场价收取租金(他们可领取住房补贴)。
1999年,工党重启收入相关租金,将最高租金设定为租户收入的25%。
2001年,新西兰房屋部公司成立,成为新一代的新西兰公屋住房机构。
2018—2019年,Kāinga Ora的形成。
2018年,政府设立了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(MHUD),将分属于商业、创新和就业部、财政部以及社会发展部的住房政策职责整合到一个部分。
2019年:新西兰房屋部公司、HLC和Kiwibuild合并,成立了Kāinga Ora—住房和社区部,其职责范围扩大了,包括:
- 管理公共住房
- 领导政府城市开发项目
- 为首次购房者提供购房支持
- 完成政府住房开发关键项目
2024—2025年:Kāinga Ora重新定位
2023年大选后,国家党政府为Kāinga Ora制定新的工作重点:
- 修订公屋住房的申请资格。
- 减少租户的反社会行为。
- 减缓大规模开发项目,转而增强公私合作。
- 削减成本以提高财务可持续性。
公屋住房机构
有关机构的名称有所变更,但其目标从未改变:提供高质量、可负担的住房。
1894年:国家贷款办公室成立。
1923年:劳工部住房分部与国家贷款办公室合并。
1935年:抵押贷款公司成立。
1936年:抵押贷款公司与国家贷款办公室合并,成立国家贷款公司。
1938年:住房建设部成立,其后成为工程部住房司。
1974年 :新西兰住房公司成立,取代了国家住房理事会。
1992年:住房公司拆分为新西兰住房公司、新西兰房屋部有限公司以及住房部。
1994年: 社区住房有限公司创建,作为住房公司的子公司。
1998年:住房部将其职责移交给社会政策部。
2001年:住房公司,新西兰房屋部有限公司和社区住房有限公司合并,成立新西兰房屋部公司。
2006年 :住房创新基金创立,旨在支持第三部门组织的公益住房。
2011年:资助第三部门组织的公益住房的职能转移至公益住房组,而住房政策职能则转移至建筑和住房部。
2014年:社会发展部接管公益住房的申请及收入相关的租赁的管理。
2018年: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(MHUD) 成立。
2019年:新西兰房屋部公司、HLC和Kiwibuild合并,成立Kāinga Ora — 住房和社区部。
2024—2025年:国家党主政的政府为Kāinga Ora重新定位,将财务可持续性、更高效的租赁政策以及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作为其工作重点。
更多信息
页面已更新: 12 五月 2025